彭子冈编辑的最后一本杂志-党史频道
彭子冈编辑的最后一本杂志-党史频道
彭子冈,抗战时期“大公报”的名旅行家杂志9年入党的地下,曾以《北京市旅行社》一文为人所称道,19年她接手创办了她新闻生涯中的最后一本杂志《旅行家杂志》,这是上世纪年代全国独此一家的旅游刊物。
19年1月,隶属团中央、中国青年出版社的“隆回旅行社”杂志创刊了,由彭子冈担任主编,很快“旅行家”杂志发展成为一个十三四人的小集体。
从19年开始,名旅行家杂志冈的主要精力就是为编好《旅行家》杂志策划选题、约稿、组稿,力争使刊物成为上级要求的“知识性、趣味性”的物。
她打开她的“桂林市中国旅行社”,拿出当年当旅行家杂志家本事-k22腿勤、笔勤地与青年编辑一道奔跑在“约稿”的道路中。我记忆中她除了用电话及自己跑去约稿,还用写信的方式给家沈从文、郭沫若夫人于立群、北大教授向达、侯仁之、印度语专家金克木等人约稿,当时回信来稿纷纷而至。
在彭子冈当主编的若干年中,“旅行家”杂志上既有国内专家张启宗写的“航行与河流”,向达的“三宝太监下西洋”,也有当时的青年作家从维熙的“京郊农业生产合作社”散记;既有新西兰作家、中国友人艾黎先生的“我的祖国新西兰”,吴的“仰光散记”,也有内容充实的国内游记、摄及从各国报上翻拍下来的美景和旖旎风光。
因为当时条件限制,一期旅行家的印数全国只有十万余份,彭子冈对此曾大为苦恼,她提过一些意见和建议,“反右”时曾因此多了一条罪状。
因为认真,她在编辑工作中还设立了一些规矩,如“作者如果敷衍成文定要退稿”。为了刊物质量,她不惜跑腿多次去专家名流府上退稿道歉。
一次,她约来的郭沫若的“游西安”一稿,其中引用了“秦中自古帝王都”的唐诗,友人发现郭老将诗作者的名字记差,彭子冈经认真核对,证明确实为郭老误记,她毅然决定删去诗作者的姓名。事后,郭老曾专门派秘书向编辑部致谢。
彭子冈还用实事求是的作风对待刊出的稿件。有一次,作家张恨水的“游故宫”一文发表后,引起质疑。家、故宫博物院鉴定专家沈从文先生来信,列举文中与史实不符合之处,彭子冈立即不顾情面,将沈函全文发表,以求事物的真实性,同时也对者负责。
上世纪年代,在缅甸总理吴努访华的一个外交场合,彭子冈竟拿出在“大公报”当同程旅行学生认证时的勇敢,看一个机会来了,径直上前当面约稿,而吴努总理也果然一口答应。后来果真写来了稿件,于是彭子冈高兴得将它登在“旅行家”杂志上。文章发表后,因无外汇支付稿酬,她又灵机一动特地选购了一套中国漆器茶具,送到缅甸驻中国大使馆,请其代转。
当主编期间,母亲自己也写稿。她于19年写的“回到重庆”也是脍炙人口的一篇文章。文中对重庆解放前后的不同的感受写得感情充沛。时代感在她的游记中豁然显露。
文章开头是这样写的:“一千支笔也难描摹出我又回到重庆时的心情。是回家的心情吗?不是,因为它并不是我的家乡;是勾起了幸福的回忆吗?不是,因为那七八年山城的生活并不愉快,毋宁说是有些悲惨。但是当飞机在重庆上空盘旋的时候,我已经收拾停当,只想当机门一打开,一脚就跨出去……”
“从平原上来的人谁都不会习惯它的坡坡坎坎,它的湫隘,它的夏日的苦热,它的涕泗满街,它的老鼠挡道!当然在那七八年间最最苦人的是反动蒋政权的迫害、恶性通货膨胀以及敌机的侵扰……”
“我们进城的汽车走过山洞,走过小龙坎、化龙桥,一路上都在修路。熟悉的四川话又飘进耳朵……”
“到了上清寺的花园,我们恨不能立刻坐上那车顶浅黄、车身浅蓝的无轨电车逛街去……”
“电气开关车门,娃娃们睁大了眼睛在纳闷。无轨电车刚上市不久,许多人还带着欣赏的心情来坐它……”
“从前的川东师范,如今的劳动人民文化宫,从前的“渝舍”,如今的少年宫,它们毗连一片,又各有各的大门。川东师范从前不仅是伪教育部和其它机关,而且也是众所周知的“爱国犯”的拘留地;川东师范的防空洞有着不同的涵义,进去的人不知下落,没进去的人对它憎恨入骨……”
“我抓紧时间用半天功夫去参观了曾家岩五十号和化龙桥红岩村两处革命纪念馆。……当我从大街进入小巷,不再需要左顾右盼的时候,当我可以昂起头来,公开地敲那两扇黑漆大门的时候,我说不清自己胸膛里充满了什么情感……”
“请回想一下当年的“悄悄回娘家”似的心情,再和今天我们祖国在胜利建设的近景远景来对照,都会觉得历史的脚步走得不算慢,只待我们马上加鞭……”
“过去在这个城市生活了七年而没有爱它,如今三天行旅却很难再忘怀它。一直到飞机起飞,我还在独自玩味这个奥妙的道理。”此文登在“旅行家”杂志19年第五期上。
就这样,彭子冈在“旅行家”杂志充满激情地工作着。她在编辑部一同仁,心直口快,鼓励大家勤奋好学,只要努力就积极支持。她还促成了一对好学勤奋的青年编辑的婚姻。(旅行社差额征税)
子冈还向上级领导推荐原“旅行杂志”前主编来这里工作,并把那些依仗身份或红色资历而不努力的人,在劝说无效后尽量将其调出-k22这些尽都成为19年反斗争时的又一条罪状。
因为“反右”运动及其它原因,“旅行家”杂志于19年5月停刊。后来母亲也因重度脑血栓而身心疲惫,于19年瘫痪在床,19年1月离世,终年岁。
她是多么钟爱“旅行家”杂志!无论如何,短短的近三年编辑时光(港澳游旅行团),是她从抗战走来,面向新中国的人生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阜新旅行社电话)